夏日的陽光炙熱無比,付杰站在工地上,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了。2014年7月,他剛從湖南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這是他第一次到貴州路橋集團第四分公司尖小3B標項目參加工作,跟著技術員學習現場施工管理,這是一份又臟又累的“差事”,但他沒有絲毫的怨言,因為他覺得這是讓自己快速成長的機會。
躬行實踐學本領
付杰深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他不滿足于紙上談兵,而是要親身體驗和實踐。他虛心向前輩和同事請教,認真觀察和學習現場施工的各個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利用業余時間自主學習公路橋涵施工規范、公路橋梁施工策劃方案等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作為技術員,在現場測量員不夠的時候,他拉著同行的同事協助測量放樣,晚上加班打混凝土時,工人不會操作的地方,自己親自上手操作,就這樣,他逐步掌握了現場測量、放樣、混凝土施工等技能。遇到問題不逃避不推諉,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勇于嘗試和創新,是付杰的處事之道。他說:“現場管理的要領與技巧往往就藏在前輩們的只言片語中,學到一點就收獲一點。”
T梁模板試拼檢查
涵洞平面位置復核
2015年3月,付杰來到仁懷機場連接線道路工程第一標段,這是一次全新的任務,這一次是從項目籌備階段開始著手。付杰沒有因為經驗不足而退縮,而是抓住了這個難得的鍛煉機會。他從最基礎的文明施工、看清圖紙做起,對待現場付杰總是特別有耐心,一項問題不徹底解決他能不厭其煩地去研究,去嘗試。為了加強自身管理能力,針對項目施工的特點學著編制合理的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和有關工程的施工方案,每一個步驟他都追求精益求精。就這樣不到三年時間,他從一個剛剛踏出校門的學子成長為一個嶄露頭角的新生力量,從一個胸懷大志的初生牛犢成長為一個技術骨干。
強大同理心推動工作
召開管理工作會
如今,付杰主要負責貴平7標二工區的工作。他既要操心現場安全,又要協調設備、材料和人員,保證每個作業面都正常開展工作。如何提升工區全員的“三化管理”能力是他當前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他每天檢查材料出入庫情況,做好成本分析。一旦發現哪個環節出現問題,立馬與技術員單獨溝通,后續持續跟蹤落實情況,把“工區化”管理落實到每一個細節處。
召開成本分析會
當好工區“大家長”
二工區有120號人,一個工區是一個大家庭,工區長就是“一家之主”,既要處理好家里的大小事務,還要調教好家庭成員,發掘其潛能,創造出應有的價值。他對工區的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期待和要求,他希望每個年輕人從二工區走出去之后都能在下一個工作崗位上獨當一面。他將知識和經驗毫不保留地與兄弟們分享。“跟著杰哥工作很有干勁,我們能感受到杰哥對我們的信任,很多工作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他都直接放手讓我們試著去管理。施工中遇到困難,他都是第一個沖在最前面解決難題的,兄弟伙工作干起來心里很有底。”一件件小事,一個個不經意的行為,大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進行墩柱爬梯安全檢查
付杰待人隨和友善,做事卻是一絲不茍的。面對關鍵問題,絕不含糊,他也有黑臉、較真的時候,工區的7個施工點,付杰每天都要巡查一遍。有次去現場巡查的時候發現安全隱患,付杰立即指出錯誤,并對該管段技術員進行了批評教育,督促其現場整改。當前正在施工的長田坎大橋,橋墩最高達53米,高空作業風險大,如何做好過程監管也是他目前正在思考的問題。
付杰用實際行動立足崗位,做到敬業、樂業、勤業、精業,用心干好每一件事,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他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但有一顆執著且吃苦耐勞的心,以言行合一的工作態度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這就是付杰的故事,一名路橋人的青春故事。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在路橋事業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他是路橋建設事業中的普通一員,也是成百上千個路橋人的縮影。